给出一份NBA的赛后裁判报告,并不是一件太难以完成的工作,但它却是回应争议判罚的一剂良方。CBA与NBA的差距是多方面的,而这一件“小事”,恰恰能够体现出两个联盟的巨大差距。如今,CBA即将进行裁判改
作者:网站小编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00:39
北京时间5月3日,快船与马刺的抢七大战上演。在比赛的最后13.3秒,保罗跳投,邓肯飞身试图封盖,裁判判罚邓肯打手犯规,这给了保罗罚球的机会。赛后,裁判的这个判罚成为焦点,引发争议。无独有偶,在比赛最后1秒的时候,马刺执行边线发球,在皮球还没有发出的情况下,快船主场工作人员便启动计时器走完了时间,而这一“意外”也是争议不断。
今天,NBA官方给出了“快马战”的裁判报告,不但详细列出了比赛最后2分钟的执法报告,而且就争议判罚给出了官方认定。对于邓肯对保罗打手犯规的争议,《报告》认为,邓肯侵犯了保罗的圆柱体。对于最后1秒的突发情况,《报告》认为事发后裁判立刻做出了正确的修正。相信这份裁判报告一出,外界的争议也会平息。
NBA是世界上最高水准的篮球联盟。不过,有竞争就会产生争议,就需要规则与执法,而规则与执法本身也常常存在争议。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争议,NBA方面做了大量、细致、规范的工作,以此来尽可能大的减少裁判对于比赛的影响。即便已经做的足够出色,但NBA还是在不断的寻求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改革方法去减少争议判罚。在本赛季季后赛开始之前,为了让判罚更透明,NBA要求裁判的名字和所有判罚要出现在NBA官方直播中,在线展示于比赛报道和得分表中。而比赛之后给出的裁判报告,更能够用官方的认定来消减争议判罚。
必须承认的是,我们自己的CBA较之于NBA有着巨大的差距,这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历史、球员、教练、管理、影响力等许多方面,也体现在了裁判水平与联盟对裁判规范方面。也正是因为裁判水准差,联盟对裁判规范不职业,以及执法细则的不健全,才让CBA的争议多到不可思议的地步。“黑哨”真的不见得就是“黑”,更多时候,只是人们对于争议判罚的一种最直观的发泄。所以,CBA场上的乱象,CBA场下的争议,归根到底,还是裁判的问题。有裁判的水平问题,更有官方的不作为问题。
2014-15赛季是CBA的第20个赛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非常有历史意义的赛季,争议判罚却屡屡抢戏。从京佛战裁判的糟糕执法引发的刘宏疆大闹赛场,到总决赛第四战哈德森因为极为不满裁判最后数次判罚而愤怒的发泄。整个赛季下来,人们似乎记住的,依然是裁判。诚然,联盟近几年为了减少裁判误判,减少争议,也做了一些改进,比方说回放引进,比方说球队若有争议可申诉等等,但都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争议不但没有消停,反而愈演愈烈。
近期,篮协终于决定要对裁判进行改革,推出裁判职业化的计划,并在杭州联赛委员会上进行了探讨。但如果篮协仅仅是流于形式,仅仅是着手大处的冠冕,而不注重细节上的规范,那么争议依然不会消失。从细处着手,NBA能够用裁判报告这样非常“小”的办法来透明执法、缓解争议,那么,CBA是不是也能够“拿来主义”一下呢?

